身心成長
-
自我慈悲是什麼?關鍵 3 要素讓你減少負面情緒和自我批判
身心成長2025.09.15自我慈悲能帶給我們強大的力量,接納生命的痛苦,也讓我們更有餘裕去關心他人。本文將帶你認識自我慈悲的核心概念與三大要素,並了解自我慈悲的好處,幫助我們減少自我批判和負面情緒,活出更平衡友愛的人生。
-
自我成長的 10 個實踐清單,簡單好上手提升自我價值與意義感
身心成長2025.09.15你是否也曾經想要做出改變,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始?其實,自我成長不一定要特地挪出時間,而可以來自一點一滴的小嘗試。以下列出 10 個簡單好上手的自我成長實踐項目,讓生活變得更踏實,也讓自己更有成就感和意義感。
-
身心靈課程是什麼?7 個注意事項幫助你選擇適合的身心靈課程
身心成長2025.08.25身心靈課程多半涉及內在探索和自我成長,然而,因為種類和形式太多,許多課程也難以追溯源頭和發展正式的認證資格,一般大眾不易辨識課程品質,也衍生出不少爭議和疑慮。以下我們將一一和你介紹身心靈課程的定義、類型和學習重點,並詳列七大項選擇課程時應注意的事項和風險,讓你學會如何辨識適合自己的課程。
-
身與心的交會——哈科米身心整合取向的諮商,是如何開展的?
身心成長2025.04.16身心學的取向是建立在「身心一體」的假設之上:身體和心理的經驗,是一體的兩面。舉例來說:每一個情緒經驗的變化,都有相對應的身體感覺;情緒來到時,在身體的層面上,會有一種能量流的發生。身體,更是承載了一個人一生情緒歷史的容器,當成長過程中的重大事件或創傷發生,我們的身體也會帶著這些經驗留下的影響,直到療癒的時機來到。
-
走進哈科米取向 (Hakomi):一場從身體開始的內在探索旅程
身心成長2025.04.15哈科米取向的觀點認為,很多影響我們和別人建立關係、或讓我們無法好好生活的模式和信念,其實都藏在這些我們「沒意識到」的地方。在哈科米取向的陪伴中,我們不急著分析、不要求改變,而是溫柔地邀請自己去「覺察」這些內在模式是如何運作的。當我們開始看見自己過去的經驗,是怎麼影響現在的生活與人際互動的,就像一道光照進舊有的世界裡,我們便有機會選擇新的路徑,不再因循過去的經驗而受苦。
-
你是太會擔心,還是你時常在留心?
身心成長2023.05.11在生活中,你會不會感覺自己時常在擔心著什麼事?也許你因為學習了正念、冥想,或是閱讀自我覺察相關的書籍,對自己的狀態變敏銳了,所以你可能會比以往更常發現自己處於擔心的情緒中,常常感覺到自己的胸口悶悶的、心裡有點慌張。也或是你本身就屬於高敏感族群,對情緒覺察比一般人更快、更敏銳,所以經常發現自己很容易「窮緊張」。有些人可能會因此給自己下了個標籤,認為自己就是個容易擔心焦慮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