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我成長的 10 個實踐清單,簡單好上手提升自我價值與意義感

身心成長
2025.09.15
自我成長的 10 個實踐清單,簡單好上手提升自我價值與意義感
   

你是否也曾經想要做出改變,讓自己成長和提升,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始、或是開始沒多久就放棄了嗎?

無論我們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,都會希望自己能更健康、更有成就,或是更快樂。但常常事情一多,就覺得自己沒空多做些什麼,自我成長似乎變成了空泛的概念。

其實,自我成長不一定要特地挪出時間,也不見得要多有儀式感,而可以來自於一點一滴的小嘗試。

當我們願意從每天的例行公事中,去嘗試一些簡單卻有力量的小行動,生活的方向就會慢慢不一樣。

以下我們列出三大層面、10 個簡單好上手的自我成長實踐項目,讓生活變得更踏實,也讓自己更有成就感和意義感。

 

生活層面

一、微調飲食作息

自我成長不僅只是心靈層面的探索,好的飲食與作息,更是從日常中累積能量的過程。

想要調整飲食和作息,手段不能太激烈。如果想要一次翻轉所有習慣,給自己訂下超級嚴格的飲食控制計畫和作息時間表,可能多半會適得其反。

微調飲食作息的重點在於溫和而可持續,從細微的小調整開始,不給自己太多壓力,才能讓身體逐漸適應,也能減少中途放棄的可能性。這樣的調整過程,本身也是自我成長的一部分。

你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試試看:

  • 一早起來先喝一杯溫水
  • 每小時站起來動一動,減少久坐
  • 晚餐少吃澱粉,多吃蔬菜
  • 睡前避免滑手機,做一點溫和的伸展運動
  • 每天睡滿八小時

當你做到這些小嘗試時,心裡會產生一種「我有好好的照顧自己」的滿足感,也會感覺精力更充沛,讓自我成長的過程可以更持久。

 

二、開始冥想

冥想是可以讓我們清空思緒,使內心平靜的方法,非常適合。

冥想不見得一定要特別空出一段時間,盤起腿來正襟危坐。我們可以把冥想當做「適時給自己一點空間」的小習慣,穿插在日常生活中來進行,這也是一種非常實用的自我成長練習。

你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試試看:

  • 在生活空檔中隨時靜心 3 分鐘 (初學者可以跟著引導音檔練習:正念靜心三分鐘),透過這樣的小行動慢慢累積自我成長的基礎
  • 行走冥想,走路時注意腳底踩在地面的接觸感,這種專注的練習有助於培養自我成長所需的穩定心性
  • 設立自己的日常冥想觸發點,例如早上喝咖啡時,提醒自己清空思緒,專心品嘗咖啡的味道,讓冥想自然融入生活的一部分

即使只是每天三分鐘的練習,也能慢慢鍛鍊出專注力和覺察力,並在壓力大的時候,讓心穩定下來。

 即使只是每天三分鐘的練習,也能慢慢鍛鍊出專注力和覺察力

思維層面

三、每天閱讀一點點

閱讀能讓我們在有限的時空中,拓展無限的思維與眼界,也是一種重要的自我成長方式。

還沒建立起閱讀習慣的人,可能會害怕翻開厚厚的書本。但其實我們不需要把目標放在讀完一整本書,也不用規定自己多久要讀完,以免給自己太大負擔。

你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試試看:

  • 每日讀 10 頁就好,不要追求多,只要能持續就好,這是最簡單的自我成長累積
  • 睡前用書本代替滑手機,幫助放鬆
  • 隨身帶一本小書或電子書,利用通勤或等候的零碎時間閱讀
  • 讀完一小段,就可以隨手紀錄一點自己的閱讀心得,讓書本的知識內化為自我成長的思維

即使只是每天十頁,時間久了也能為自己累積紮實的知識與內在養分。

 

四、偶爾上上課

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,日復一日之下仍可能會感覺乏味。

此時,可以挑選一些自己有興趣的課程來參加,而且建議是選擇實體課程或是遠距直播類型的課程,因為在和不同背景的人交流之下,通常會獲得新的啟發,幫助自己恢復自我成長的動力。

你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試試看:

  • 從短時數講座開始,比較輕巧無負擔
  • 上一門與你的專業相關的課程,向同領域的人學習
  • 不帶目的性,單純選擇一門興趣課程,可以是手作、攝影、繪畫……等,讓生活更多樣性
  • 課後隨手寫下 3 個收穫,幫助內化所學,避免只是聽過卻忘記

課程中無論是老師傳授的新觀點,或是同學交流所激發的創意,都能讓自己感覺耳目一新。今心學院舉辦多種自我成長課程,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自己。

 

五、聽聽知識型 Podcast

如果你沒時間閱讀或上課,可以選擇收聽知識型的 Podcast。

零碎的時間像是走路、搭車、做家事時,都能一邊收聽,不知不覺就能為自己累積新的觀點和靈感。

你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試試看:

  • 挑選 2-3 個固定領域來聆聽,避免清單太多反而聽不完
  • 利用通勤時間聆聽,每天上下班各 20 分鐘,一週就能累積幾小時學習
  • 邊聽邊做簡單筆記,記錄下自己有感的觀點

台灣正念工坊的 podcast 節目「當下,和自己在一起」製作了許多與正念有關的內容,對自我成長與覺察有興趣的話,歡迎點此收聽

 

行動層面

六、不帶目的性的接觸 1 項新事物

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,我們常常傾向只做有用、有 cp 值的事。

但其實,不帶功利目的的探索,能療癒我們的身心,也是一種自我成長的養分,並可能開創出意想不到的靈感。當你單純出於好奇去嘗試,而不是為了得到某種結果,那麼這個嘗試本身就是一種滋養與自我成長的契機。

你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試試看:

  • 走進一家從沒去過的小店,單純感受氛圍
  • 享受一個你不熟悉的音樂或展覽,拓展視野
  • 改走不同的上下班路線,看看不同的街景,培養觀察力與彈性

筆者曾經因為單純想了解,而上網自學如何解魔術方塊。雖然學會了不能做什麼,但接觸一項新事物的純粹感,本身就是非常令人滿足的自我成長體驗。

 

七、感恩 3 件事

覺得日子過得無趣,是因為我們把太多事情視為理所當然。此時,可以培養感恩的小習慣,這也是一種簡單有力的自我成長練習。

感恩是一種很實際的幸福練習,它可以讓我們看見生活裡細小卻真實存在的美好,也能幫助我們在自我成長的過程中保持柔軟,並且能有效提升幸福感。

你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試試看:

  • 睡前寫下今天感恩的三件日常小事(一杯好喝的咖啡、出太陽的好天氣都行)
  • 留意身邊的人所做的貼心小舉動,並向他說聲謝謝
  • 用手機拍下感恩的瞬間,收集成感恩相簿

生活有時難免會陷入低潮,此時這些感恩的片段能提醒我們已經擁有的美好,成為自我成長道路上的支持。

 感恩的片段能提醒我們已經擁有的美好

八、傾聽重要的人說話 3 分鐘

你有多久沒有好好陪伴身邊重要的人了呢?即使生活很忙碌,我們還是應該要刻意建立有品質的相處時間。

專注傾聽三分鐘,雖然好像很短暫,但卻能讓對方感覺被理解,並且在自我成長的過程中,學會更深刻地連結與關懷他人。

你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試試看:

  • 主動邀請一位你在乎的人聊聊近況
  • 練習專注傾聽 3 分鐘,不打斷、也不急著給建議,只是單純陪伴

為自己重要的人,送上最寶貴的專注力給他,不僅可以改善關係,也讓我們更好的連結情感。

 

九、主動做 1 件讓人覺得感謝的事

當我們主動為別人做一件小事,不只能讓對方感到溫暖,也是一種促進自我成長的行動,因為我們的內心會因此升起良善的力量。

你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試試看:

  • 替家人倒一杯水、準備一點小東西
  • 在不造成自己負擔的情況下,幫同事分擔一個小任務
  • 對陌生人露出微笑、對司機說謝謝,或是主動扶門、讓座

與人為善的良性循環不僅可以增進人際關係,也會反過來提升我們的自我價值,並在自我成長的旅程中,讓我們學會用善意和行動去影響世界。

 

十、覆盤自己的生活

覆盤是回頭檢視自己做過的事、說過的話,讓我們從經驗中學習,並成為推動自我成長的重要工具。

覆盤的形式很多元,我們可以先從簡單的方式開始做起,讓生活過得更有方向感。

你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試試看:

  • 睡前花 5 分鐘,寫下今天最開心的事與最具挑戰的事
  • 回想一件讓自己起情緒的事,問問自己下次再遇到的話,哪裡可以再調整?
  • 每週挑一個固定時間,回顧這週的心情起伏與重點事件,觀察自己的變化和成長

現在就開始打造一本屬於自己的覆盤筆記,累積成自己的成長軌跡吧。

 覆盤是回頭檢視自己做過的事、說過的話

自我成長常見問題

自我成長指的是哪些面向?

自我成長是一個很廣的概念,涵蓋了生命中不同層面的持續提升。常見的面向包括:

  • 生活面向:養成規律作息、健康飲食、冥想與運動的習慣
  • 思維面向:透過閱讀或課程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術,並提升情緒管理、邏輯思考、問題解決等軟性能力
  • 行動面向:學習與自己相處,提升傾聽和表達能力,建立與自己和他人之間更健康良善的連結

透過以上面向的提升,增進我們對自己、他人和世界的理解與貢獻,並且生活得更愉悅和自在,就是自我成長最重要的價值。

 

自我成長的重要性為何?

當我們持續在生活的各個面向投入時間和注意力,我們會更認識自己、更懂得如何與自己相處。即使外在的環境充滿了不確定性,我們仍然能更穩定的面對挑戰。

而當我們學習新技能、拓展新的知識領域,也可能為自己創造更多工作與生活的可能性。

一旦我們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,就不會盲目追逐、隨波逐流,生活就會逐漸變得踏實,我們也會有成就感和意義感。

 即使外在的環境充滿了不確定性,我們仍然能更穩定的面對挑戰。
 

可否推薦幾本自我成長的書籍?

以下是幾本讓人受益良多的自我成長好書推薦:

  • 《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,那樣工作?》、《原子習慣》——從小習慣著手,帶來長期正向的改變。
  • 《非暴力溝通:愛的語言》——透過非暴力溝通的四大要素,讓溝通更流場。
  • 《我可能錯了》、《和自己,相愛不相礙》、《情緒流動》——認識自己,了解情緒和思維對自己的影響。
  • 《當下,繁花盛開》、《正念減壓的訓練》、《正念的奇蹟》——學習正念覺察,安頓身心。
 

有沒有推薦的自我成長課程?

根據不同需求,可以選擇適合的課程類型:

  • 正念相關課程:台灣正念工坊開設的正念減壓八週課程(MBSR)或今心學院開設的正念自我慈悲課程(MSC),適合想學習情緒調節與自我接納的人參與
  • 人際關係與溝通課程:正念溝通工作坊、非暴力溝通(NVC)課程、親密關係能量工作坊等,適合想提升人際互動的人參與
  • 生命教育相關:生死學課程,參與自己的模擬告別式,適合想探索生命的人參與

今心學院開設了多元的自我成長課程,課程諮詢歡迎加入今心學院官方 LINE:https://lin.ee/jDB1Z3O

 

結語:不追求速成,每件事情都從一點點開始就好

我們常常將個人的成就建立於外在事物的追求上,但其實真正能夠支撐人生的,是內心的穩定、生活步調的掌握,以及與他人真實的連結。

自我成長不是要我們立下一個多宏大的目標,也不是要把自己變成另一個人,而是在我們有限的人生中,創造更多元、更深刻的體驗。

不需要與別人比較,也不求立即看到成效,只要讓自己一點一點的開始嘗試就好。

每天多照顧自己一點、多看一頁書、多接觸各種人事物,不把日常當成理所當然,透過這些小小的累積,把日子過得更豐盛、美好和踏實,就是屬於自己的圓滿人生了。



(本文由今心學院團隊撰寫提供,歡迎分享轉載。分享時請保留完整內容並註明出處,感謝您的尊重與支持。)